综合阶段作为CPA考试的最后一道关卡,它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考生能把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运用到复杂的职业环境中,要求考生能分析、判断、评价实务问题,清晰地表达自己对实务问题的看法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那么CPA综合该怎么学习呢?有哪些学习方法呢?
综合阶段的重点知识与专业阶段的一样吗?用专业阶段的思路去复习综合合适吗?综合阶段的备考只做真题就能应付考试吗?带着这些疑问去复习肯定是不行的,因为一个不小心就容易进入学习误区了。
CPA综合学习有哪些误区呢?
1、把专业阶段的考试重点当做综合阶段的重点去复习
大部分综合新生最容易进入的学习误区就是还想当然的把专业阶段的重点当做综合学习的重点,这样显然是不对的,接下来小编给大家举几个例子说明一下为何不能把专业阶段的重点当做综合阶段的重点去复习:
会计分录
专业阶段《会计》强调会计分录,综合阶段是几乎不考会计分录的。
长投合并内容包含第7/26/27章,内容比较多,在综合阶段依然是重点,考核方式与专业阶段有很多不同,最重要的一点不同是几乎不考分录,但是注重理念性的考核,注重文字表述。以几种转换为例,通常会给出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的会计处理,判断处理是否恰当,并说明理由。所以不能是只会计算,还要会把理念性的原理用精准的文字表述出来。
审计报告
《审计》专业阶段第十九章《审计报告》很重要,综合阶段却几乎不考。
所以,不能单纯的把专业阶段的重点当做综合阶段的重点,这是CPA综合学习的一大误区!
2、以专业阶段的思路复习综合
专业阶段考试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6 个科目,综合阶段考试分为上下卷,考试题型为综合案例分析。
考试科目不同、题型不同,复习思路也不同。
专业阶段的学习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基础阶段、巩固提高阶段和冲刺阶段。基础阶段主要是按教材章节顺序学习,巩固提高阶段是以专题的形式理清易错易混考点(主要通过以题带知识点,多做质量高的练习题,倒逼知识点的再次熟悉和输入),冲刺阶段:刷真题和模拟题,把还没掌握的考试重难点,加把劲,再学一遍。
综合阶段的学习也可分为四个阶段:基础六科知识唤醒、用案例建立综合思维、真题+模拟强化、考前串讲冲刺
专业阶段的学习是按教材、按章节,而综合阶段的学习则是跨章节融合、跨科目结合,会审结合,会税结合,会会结合,
,差异如此大,你还要用专业阶段的思路复习综合吗?
如果能早早的开始复习,可以把综合备考分为五步
2020综合五步学习法

经过CPA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复习方法的对比,拿专业的复习思路来学习综合显然是不合适的。
这是CPA综合学习的第二个误区!
3、只看真题不练习
只看真题不练习太片面了,CPA综合阶段的考试如果仅仅靠真题就能通关的话,你也太低估中注协爸爸能力了吧!
第一,之前考试真题的答案拿到今年可能是错的。
CPA综合考试的答案是随着政策的改变而变动的,去年的真题的答案放到今年就可能是错的。
第二,往年的“知识点”今年再次考的概率很低。
综合考试那几个五星级、重者恒重的大考点变化是不大的,变得是这些大考点范围内的小知识点,往年考过的今年再考的概率极低,几乎不会再次考核,小考点不同,考核形式也会有变化。
所以,真题有时也不是完全“靠谱”的,CPA综合答题思路的建立仅靠真题练习是行不通的,还要靠实务案例来开拓眼界,培养思维。
这是CPA综合学习的第三个误区!
4、最忌轻敌
2013-2018 年综合阶段考试合格情况一览表

表格是2013-2018年综合考试情况来看,每年报名人数和出考人数相差有一万人,可以推测一下,2019年出考人数约为28000人,这28000人中,四大及其他事务所的就有好几千人,而且他们有实务的经验,考综合具有先天的优势,就这一条普通考生就差了一大截(说明一下,北京注协培训网是四大指定培训机构哦!)。
这些四大及其他事务所的考生本身就有一定的先天优势,再有课程的加持,感觉CPA综合考试就差为他们量身定做了。
形势如此严峻,CPA综合考生,你还要轻敌吗?
容易轻敌是CPA综合考生的第四个误区!
5、学习方法推荐
CPA综合学习有误区不用怕,一个循环体系帮你避开误区,高效备考综合。
